但是这些毕竟没有实证,只是猜测。
总之,议论也好,猜测也罢,三胖二人今夜己没精力再下水了。所有的疑问,只能等二人休息一夜后,恢复了体力,明天再探。
井下没找到公寿,夫人松了一口气,这至少意味着,她丈夫还有活在世上的希望。
没找到尸体,公寿的最终去向,引起了人们的讨论。
由于井下找不到公寿的尸体,人们对于他死于井下的说法,产生了动摇。
判断公寿死于井下的依据,是因为马大炮看到有人伏在井台上往井下看,而井里正好有一只鞋子。
这只鞋子正好是公寿的,以此为依据,他被人们判了死刑,古井成了他的坟墓。
这未免有点太简单化了。
马大炮也没有看清井上的这个人是谁啊,如果这个人是赵公寿呢?
判公寿死刑的依据是水井中有他的一只鞋子,但如果这只鞋子是他无意间甩到井里去的呢?
假设,公寿一不小心,把鞋甩在了井里,他趴在井沿上看看能不能捞出来,这时候,老马来了,他不知什么人,把他惊动了,他跑了呢?
接着,人们的议论转到捞上来的那具死尸上。
刚才人们只关心公寿,忽略了无名尸,现在人们才想起死者来。那么他是怎么死的?他的死会不会和公寿有关?
说的直接点,就是先前捞上来的死尸,会不会是公寿杀死,并丟入井的呢?
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。
要知道,公寿是出来与人约谈的,肯定还有另一个人在这儿等他。
无名尸,会不会就是公寿要会见的人?
假如是,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:二人如约在林中见了面,开始谈的很好,后来不知什么原因,谈崩了,并发生了冲突,最后由口头争吵发展到肢体碰撞,再后来,发展到非要一方死去的地步。
甚至动了枪。
至于谁开的火,不知道,反正后来公寿赢了。
他成功地击败了对手,把他扔入井中。
那时候落水者可能己经死了,或者还活着,强烈的求生欲使他在水里乱扑腾,于是公寿向井里补了两枪。
然后他伏在井沿边,看着对手沉入井底。
这时候,马大炮来了,公寿不知是谁,可能以为是死者同伙,就逃跑了。
在这杏树林里,可能有一个藏身点,公寿躲了进去,这也是人们至今没找到他的原因。
事情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这样,查验一下尸体就知道了。
于是人们都围过去,在灯光火把的照射下,研究起那具尸体来,希望从中能找出有用的东西。
结果大失所望,与他们的推断完全不符。
无名尸的死,根本与公寿无关。
换句话说,无名尸的死,来自于另一起事件。
从死者皮肤的颜色上判断,这个人己经死了好些天数了。他肢节僵硬,肤色暗淡,身上有许多小洞,可能来自于鱼类的啃食。
但死的时间也不会太长,时间长了,尸体自然就分解了,就象井下那两个头骨。
他是谁?为什么葬身井底。
人们搜遍了他全身,身上什么东西也没有,他的身世成迷。
不过人们发现了他死亡的原因。
在他的胸脯有一处伤口,扎的很深,伤及内脏,这一刀足以使他当场毙命。
那么,他是谁?又是谁杀害了他呢?这儿是第一案发现场吗?
人们猜测,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一个盗贼,有可能死于同伙之间的火拼。
在赵府四周,曾发生过许多这样的无名尸体,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身份,盗贼。
这些人的家乡地扯不同,有本地的,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外省它县。家乡不同,来这儿的目的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窃取赵家的那笔财宝。
盗贼之间分许多帮派,有的讲江湖义气,按江湖规矩办事。对得上江湖暗语,不论认识不认识,都是弟兄,一方有难,尽力提供帮助。
但有盗贼,就不那么讲究了,同伙之间有钱财,照样眼红,充分暴露了他们认财不认人的本性。
以前,赵家人在大院周围收敛了很多无名之尸,死法各异,但显然都死于同伙之间的内斗。
这些年来,盗贼这种自相残杀的现象才少了些。
这儿如果不是凶杀现场,现场也不会离这儿多远。凶手得手后,就近抛尸于井中,以达到毁尸灭迹的目的。
还有井下的那两具尸骨,也可能是被同伙们丟下水井的,只是不知那年那月的事了。
这样的无名尸,自然不能存放,应该马上找个地方掩埋起来才对。
在掩埋之前,赵夫人做了一件事,很人道,值得人们称赞。
她说不管这个人生前是什么身份,或匪或盗,都不重要了,他也是个有家的人。
他失踪了,他的家人肯定很急,四处找他。因此在埋葬他之前,要为他画一幅像,以后张贴出去,供寻亲者辨识。如能确认,家属也好把他安葬在祖上墓地,也免得成了他乡孤鬼野魂。
府里能画像的只有张师爷,一个年逾六旬的老头儿,不在现场,赶快派人去叫。
另外安排府里会做木工的,让他们拿来家具,府里有现成的木板,做个简易棺材,以免埋入地下时,土直接砸到脸上,很不人道。
做得也算是仁致义尽了。
之后,夫人最关心的就是树林里搜人的情况。
马大炮看到的那个人到底是谁?是赵公寿,还是另一个人?这成了夫人最关心的。
如果是赵公寿,他就没有必要藏了,可他为什么不出现呢?
夫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就在她还要对树林里的搜寻进一步安排时,有一个家丁急勿勿地赶来,告诉她,有警察来了,正在大门等着。
喜欢曽孩与宝藏请大家收藏:(m.qimaoxs.com)曽孩与宝藏七猫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